行動支付, 雲支付, 電子票證, 電子票卡, TaiwanPay, 虛擬卡, 金融網路服務, 銀行網路APP, 銀行網路APP裡面的台灣Pay....

一堆很口語卻沒有架構的名詞, 只會讓行動支付更亂啊....

最傳統的是銀行帳戶(活儲存/活存/口褶), 然後定存(另一個帳戶但可以跟活儲存/活存互轉).
這帳戶的活儲存/活存, 可以透過"金融卡"提款, 之後又可以存款.

美國有兩大信用卡認證機制(VISA/Master), 日本有JCB, 原本是刷有凸起的卡號, 再簽帳(Credit); 在台灣則由透過銀行發行信用卡, 為了便利, 銀行也會將信用卡與自家的金融卡結合.

電子票證原本是為悠遊卡量身定做, 而市面上已經有iCash等業者自己發行的卡, 後來又有一卡通等, 這些卡總算有一個類似的規格, 就都歸類在電子票證, 都是在台灣非銀行業者發行.

信用卡業者也求發展, 所以又有兩種作法: 1. 感應式信用卡 2. 綁金融卡; 感應式信用卡的消費流程跟信用卡一樣, 差別只有刷卡方式; 綁金融卡則是透過信用卡認證, 但認證後直接由金融卡對應的活儲存/活存帳戶扣款(可能先圈存定額再實際扣消費金額.)

而許多公司都有預收會員費等機制, 加上網購平台等業者覺得傳統信用卡對於爭議款項處理麻煩, 而手機上網又開始盛行, 所以就有業者希望透過手機來處理金流, 把不同於以上的方式, 歸類出行動支付.

只是在台灣, 這些錢都需要被財金單位管理, 所以各業者的錢往往要存在指定帳戶內不能隨便動用, 行動支付業者多(目前有6~8間), 店家要處理的成本就高而降低意願.

而台灣Pay前身是T-wallet+, 由中華民國政府xx單位跟官股銀行一起來跟民間搶市場用的....把原本銀行的活儲存/活存, 透過HCE等機制, 產生手機APP內的特殊代碼(token), 想像成虛擬的另一張金融卡, 而可以透過QR code傳送指定的交易類型, 再使用手機內的虛擬金融卡, 由指定的銀行帳戶轉帳.

另外三大手機業者推出的GooglePay, ApplePay, SamsungPay, 則是原本手機內的信用卡付款機制, 除了買手機內的App外, 也建立虛擬的信用卡, 並在支援的店家, 透過NFC傳送手機內的虛擬信用卡(token)給信用卡業者認證, 但是在台灣因為要透過發卡銀行跟業者的刷卡機, 所以往往會出現"F家(合作的卡機業者)支援4間銀行的卡, S家(合作的卡機業者)只支援1間銀行"的限制....

這樣應該可以稍微解釋在台灣的行動支付為什麼這麼複雜了....因為銀行跟政府每個步驟都在檢核啊.... 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