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體硬碟內有磁柱數(磁頭形成的圈), 磁頭數, 每圈磁區數, 英文縮寫為 C/H/S , 就是硬碟上還會保留的 16xxx/16/63 .

很久以前的硬碟, 是透過 BIOS 來存取, 而作業系統會指定要存取某一個磁柱的某一面(磁頭), 的第幾區, 所以 BIOS 內有建好一些常用的硬碟參數. 當時還有硬碟"超量"使用, 故意設定為磁區數爆增, 把磁區數從 17 改成 26 .

由於磁碟是圓形, 外圈比內圈大, 應該外圈存比較多, 所以 C/H/S 雖然留著給 BIOS 呼叫, 而硬碟內已經另外有一張對照表, 並不直接對應到磁區.

硬碟的讀寫從硬體直接控制, 轉成用對照的方式後, 也把控制晶片由 I/O 卡, 轉到硬碟內, 成為整合式的設計, 也就稱為 IDE 硬碟, 而正式的名稱是 ATA .

後來 C/H/S 的定址因為各家定義不同, 而有 504"M" 的上限, 各業者就決定替換掉這種定址方式, 而 LBA 就出現了, 硬碟內的磁區改成每個磁區一個代號, 硬碟再自己去換算實際上存的位置.

接下來硬碟就不太有長進(誤), 由於原本定義一個磁區是 512Bytes , 每個磁區除了資料, 還要存檢查碼, 而且硬碟容量越來越大, 用 LBA 定址的序號數字會爆增, 所以就有"先進格式", 以 4KBytes 當一個磁區, 這樣 LBA 序號就可以只用 1/8 , 而檢查碼也以 4KBytes 才需要計算一次.

而 SSD 推出時, 大量使用"先進格式", 但當時 XP 不支援, 所以硬碟/ SSD 提供了模擬 512Bytes 的方式, 讓 XP 或早期的 OS 還能用, 但如果沒有"對齊"(Align), 就會造成多餘的硬碟/ SSD 讀寫, 也就是為什麼 XP 以前的 OS 要灌在 SSD 的話, 會強調先在 Windows 7 分割再拿回去灌(或用其他軟體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