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以經驗知識分析如何操作媒體資料(無數據, 以核電成本不合理之處為例):
前提: 這是歸納一些分析核電成本的資料後, 個人心得, 無正確理論基礎, 純粹想假裝在寫論文.
首先, 電力是行政院規劃使用, 分為來源與用途, 來源有燃燒發電(台灣最大的來源), 核能發電, 水力發電, 太陽能/風力等其他發電方式. 用途則以工業及民生使用為主.
要如何操作數據呢? 大概有兩個大原則: 1. 混淆名目 2. 立意(利益?)導向推估.
混淆名目方面, 只要"看起來合理", 大家就會相信. 例如: 成本是一種壟統的詞, 會計師就是檢查公司的帳, 是否掛在合理的科目下.
所以核能發電的"燃料成本"相對"燃燒煤/天然氣"便宜, 但是"建電廠成本"未列入時, 就會誤導民眾, 以為"核電"很便宜, 那"建廠成本"咧? 變成共同承擔了.
要如何破解這種話術, 就要了解"相關的成本"到底有哪些, 建廠成本還算容易區隔, 但"電網"又是什麼? "里民回饋金"呢? (題外話: 為什麼一間公司不太可能允許業務拿回扣, 一個國營公司卻允許回"饋"給里長?)
除了選擇性地提供數據, 讓民眾在不了解不同名目下, 就不了解數據真正的意義; 另外較容易使用的, 就是以立意導向推估, 每個專案, 都會先推測未來發展, 再評估可能方案及所需成本, 而立意導向推估, 就是在推測未來發展時, 故意採用有特定目標的設定(所以常被以為是"利益導向"), 另外則是在專案進行中, 若是發現進行方向與現況不合, 則應該進行應變, 例如修正或暫停.
在台灣用電上, 立意推估就是高估了工業發展, 因為許多工業已經移往中國或東南亞, 而台灣需要的電量已經沒有這麼高.
所以要破解核電成本, 就需要讓民眾有機會看到真正的成本, 並了解這成本所對應的情況, 才能正確推測電力發展需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