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社大是一個公民社會的促進者....

在知識就是力量的基礎上, 社大有多少力量?


1. 社大到底有沒有關注在地議題? 關注的是短期議題還是長期議題?
2. 社大關注的部份, 是否有投入知識或經驗的累積? 或是套用既有知識體系?
3. 社大投入的部份, 是以什麼身分參與, 是否能成為參與者間互相認同的一部份?

所以很多事社大都號稱"有關注", 個人則認為是假性關注....(以前諷為: 公民風味之集會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