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入門(2):股利(與所得稅)

股票的本意是公司由股東出資來營業, 所以股東就是投資這公司, 希望公司營業能賺錢.
但是賺了錢之後怎麼把利潤給股東呢? 就有"股利"的產生. 一般分為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兩種.

比如投資在某公司, 而公司獲利後付出營運成本, 並付給政府一些稅, 剩下的淨利, 公司董事會可能就會討論再留多少給研發或公積金用, 最後再把剩下的股利給股東.

而股利就會以兩種方式付給股東: a. 股票股利(除息), b. 現金股利(除權).

以最常見的現金股利為例, 如果股東會同意某一天為除息日(註: 用詞如果有錯, 請指正), 那天股價就會下降, 把現金股利分出來, 再撥到股東戶頭.

例如: 除息日前一天市價 $30 , 預定配現金股利 $2 , 則除息日當天, 股價會變成 $28 , 而股東會再一陣子之後收到現金..

第二種配法是股票股利, 則是以一定的比例增加股數, 例如原本是 1000 股(1 張), 配股票股利後, 股東會有 1010 股(1 張又 10 股), 不過目前台灣較少用股票股利.

而現金股利將金額存到股東戶頭, 政府認為這是"所得", 所以需要在下一年度的個人所得稅中申報現金股利. 而目前實施"兩稅合一", 也就是公司已經繳過營業所得稅的話, 個人的綜合所得稅就可以扣抵.

比如一間公司的綜所稅是 8% 稅率, 如果一般人以 5% 的稅率, 則有參加除息的話, 公司已經繳了 8% , 多的 3% 可以抵免. 但是如果收入已經要繳 12% 的稅率, 則參加除息的話, 還要多繳 4% 的稅. (需要更詳細計算, 這只是大概的原則.)